
(以下圖片來源:天馬行空)
面對生命的無可奈何,在走入暮年之際心境隨時光流逝,而感受日漸愈深,當被家人或社會遺棄時,老而無用,徒呼悲哀。生老病死,人生必經之路,能自然終老是有福之人,然而並非每個人都能壽終正寢,如果體悟了早晚必將遠行,提前就此撒手人寰,看似瀟灑走一回,然而不得不的抉擇,到底有多少人能够做到直視死亡?
前幾天法國知名新浪潮電影導演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 因覺得活得很累,在瑞士選擇了以安樂死方式結束了他九十一歲的人生。一向以哲學思考方式,運用提問和批判視角在他的電影創作中,也以强烈的視角挑戰了好萊塢電影的拍攝方式,是位獨具風格的電影人,他最後人生也以操之在我的形式,決定自己的生命終點。四年多前體育主播傅達仁遠赴瑞士,以安樂方式有尊嚴地結束了自己八十五歲生命。這是高達和傅達仁自己所想要的安樂善終。當年老體衰時覺得了無生趣對世間毫不留戀,或是因病纏身被避免一再受盡折磨,而自己選擇提早解脱,藉由他人協助安樂死亡的為數並不多。

在高齡化社會的今日,大多數的人强調高壽就要健康,不要造成孩子負擔,養生話題不斷。但也有另類思考,老弱身軀對整體經濟沒有貢獻,也拖累孩子,而無子孤苦無依者,若運用了照護補助,或會造成社會負荷。沒有生產力的年老者,在社會資源有限的今日,似乎多餘。由早川千繪執導的《七五計劃》(Plan 75),探討臨終歲月的生命思考,當年邁無法生產,造成社會成本負擔,游移於茍活生存與自我了斷之間,在跌沓起伏不定中徘徊。醫療日新月益,提高生活品質,人的壽命日漸增長,再加上出生率逐年降低,影響了整個人口結構,老齡化社會不可避免。片中面臨未來更加老化的社會,假設議題探討日本高齡社會下孤老者的生死問題,在悲涼傷感的日暮之時,了無生趣、孤寂無邊或生活困頓、病魔纏身,可以自我抉擇要生抑死的權利。
片中特別提出了「七五計劃」,針對日益嚴重的人口老化問題,國會通過了一項法案,凡是七十五歲以上長者享有選擇死亡之權利,這項制度是經由政府認可並予執行。為政者認為當老化社會問題層出不窮,浪費社會資源,為照護高齡者往往讓年輕世代加重負擔,為減輕社會的成本,因而鼓勵七十五歲以上老年人自願接受安樂死。負責執行這項計劃的單位,提供參與老人十萬圓的津貼補助,算是一種自己可以決定的類「生命終老契約」,除了金錢的提供外,還會有從心理建設諮詢、身後準備事宜,以至財務規劃..等一條龍的服務,讓有此覺悟的老者,決定何時選擇與死亡「約會」,在臨終前走得可以從容。所有都是自願的,沒有勉迫性質,透過有關人員協助,讓有意願者投入這項計劃行列,獲得自我選擇生死之生命尊嚴。

從社會角度來看,人口老化衍生的問題,首先遇見的是高齡者在社會生產線上缺乏貢獻,明顯的勞動力的不足,可服務社會能力有限,再則是在社會安全體系難以為繼,有些「礙手礙腳」的,無法參與社會動能,還得「分食」,或可說「剝奪」社會資源,再來需仰賴社工長期照護,粥少僧多,這些機構人員有限,不敷使用,所以過多的老年人將使得社會運轉機制被卡。這是相當現實的社會問題,有若「物競天擇」的概念,當高齡者成為社會的累贅,提前參與計劃,是不得已的社會資源平衡機制。
《七五計劃》片中獨居生活的阿道(倍賞千惠子 飾)因為七十八歲高齡遭受嫌棄而被公司資遣,所幸身體健康可以自食其力,她四處謀職卻因年紀太大而碰釘子,在生活經濟條件拮据且孤苦無依狀况下,面對「生死兩茫茫」的困境,傍徨得不知何所適從。阿道眼神流露著深沉的寂寞,偶爾和另一位高齡朋友小稻相聚時,臉上才會泛現些許笑容。走入暮年孤獨一身,只有朋友的相互慰藉才似乎感覺存在,這種悲涼心境在許多阿道的特寫鏡頭釋出。幾是同病相憐的兩個各自獨居的老人,對政府的「七五計劃」極為關注,雖然不能選擇自己何時生,但至少可以決定自己何時在別人的協助下死亡,也是不錯的方式。這些拖著老邁步伐的一群老朋友,偶爾一塊兒吃東西,再到KTV聚在一起唱唱歌,那就是最快樂的時光。

阿道和稻子都是獨居老婦人,有時會見面彼此打打氣,有時則互通電話,讓對方知道還存在於世。同是風燭殘年的兩人,藉由電話線的彼端知悉對方的呼息。有一天阿道打電話過去,只有不斷響著的電話鈴聲,稻子沒有任何回應。阿道心理焦急,幾天過後趕去好友家探望,一進門就聞到一股腐臭味,稻子竟然在吃食當中死在自家的餐桌上。如此淒涼不堪的生命終站,獨居孤老死亡多日才被發現,是不斷重演的現實場景。在好友猝死無人知曉而感悲涼的阿道,又因高齡無法覓得一個好工作,更覺得生命已走到窮途末路之際,她遇到了宣導「七五計劃」的社工人員阿擴(磯村勇斗飾),服務態度真誠,工作認真的年輕人體貼老者心意,給人好印象,於是她思考將參與此計劃行列之中。
負責「七五計劃」招募工作的阿擴,十分敬業執行有關單位的這項計劃宣導。他恪盡職責與七十五歲的長者不斷溝通,並詳細解說這項計劃內容。有一天他無意間發現久已失聯的親叔叔也將參與這項計劃,面對親人即將往赴死亡,心中真是百般不捨,他在執行工作時內心充滿矛盾。一向親切有禮向老者詳盡解說的他,真能依舊冷漠面對招募計劃對象,繼續堅守崗位坦然談及生死問題?面對親人的生離死別能無動於衷嗎?

除了阿道失去摯友後的心境轉折,再加上謀職不易,一切感到茫然之際,看著與自己年齡相若的朋友也加入了「七五計劃」,希望臨終前留給愛孫一點東西。這些生活沒有任何希望的老者,經濟窘困,加上孤苦無依,已了悟人生到頭來不就是一場無盡孤單的旅程。阿道她也加入了這項計劃,但最後真的能從容直視死亡嗎?片中除了阿道和阿擴兩個角色,一個是面對餘生的孤單悲涼暮年老婦,一個是盡忠職守的計劃募集的生命如日正當中的青年,另外也加入了照顧老人們走完最後一哩路的菲律賓女移工瑪莉亞(史黛芬妮艾莉安飾)的故事,還有對參與計劃者在遠行前作輔導的心理師等。片中不斷直視生死的議題,每個人都能在加入計劃後而從容就死嗎?大多能灑脱地奔赴黃泉嗎?每個人的抉擇不同,個性、命運迥異,所以生命終站也未必相同。這些劇情透露著未來情境,也有著寫實現况的殘酷。
導演早川千繪拍攝這部片子靈感,是來自日本2016年時的一起凶殺案,那時相模原市一位年輕的26歲男子,手拿長刀闖入了長照中心,刺死了19人,26人身受重傷。凶嫌並沒有任何恩怨而殺害無辜者,只是他認為這些人對國家繁榮毫無幫助,卻讓國家為他們浪費資源,高齡者沒有任何存活價值而是該死。凶嫌只因這個簡單理由而致人於死地。導演即以『無助於社會的人就沒存活價值』的構想而撰寫了《七五計劃》的電影劇本。獲得2022坎城影展金攝影機獎特別提及獎的這這片子是早川千繪的首部劇情長片。根據研究資料,日本在邁入2025年之際,每五位國民當中就會有一人年齡在七十五歲以上,因此這部影片直接寫實反映出未來高齡社會樣態。

看了《七五計劃》不由得聯想起另一部日片《楢山節考》,故事描寫貧困環境下為了兒孫們的生存糧食,老人不得不到山上等死的古老傳統。沒有生產力的老人為不影響其他年齡層生存條件,而被孩子揹上山自生自滅的棄老行為,真是令人泫然欲泣。我看了兩次《猶山節老》,至今仍是認為被孩子棄養的傳統,是一齣人倫悲劇,相當殘酷。前陣子看了《七五計劃》則心有戚戚焉。
以七五年齡作為生命的分界線,在高齡社會的今日是令人難以接受。同去觀影的銀髮族好友陳老師,今年七十七歲,生活充滿了熱力,唱歌、上網、看電影,和退休同事歡聚吃館子、喝下午茶,偶和朋友遊山玩水,每天都不寂寞,對生活充滿熱情。對她而言,人生七十才開始。她對七十五歲後就該結束生命之說,認為不可思議。「人不是慢慢變老的,而是一瞬間變老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如此說。我有不少退休的高齡朋友,年已過七十五,仍活得有滋有味,她們每天快樂生活,不知老之已至。這些銀髮族從不放棄自己對生活的熟情,即使滿頭白髮,不管有無染髮仍充滿著生命力,只要一息尚存,永不言棄。許多年長者希望在生命最後一刻走得安然,看透生死之間,擁有愛,也了悟失去之必然。年入日薄崦嵫,逐漸老化,不知何時少根筋,忘東忘西,髮蒼蒼、視茫茫,齒牙動搖。媽媽以前對我說「到老了,妳就知道。」現在六旬過後,真的體悟到力不從心了。恍忽之間,歲月釀出了餘暉,也有說不出莫名的惆悵!我希望也能像多位七旬以上的老者生命充滿著活力,因為人生幾何,也苦短,不妨對酒當歌,把握當下!

面對生死議題每人看法不同。時年八十五歲高齡的傅達仁因受癌病折磨,而選擇了提早結束生命。因為台灣沒有安樂死法案,在2018年6月時傳達仁只能自費遠赴瑞士以安樂方式臨終。之前他曾在臉書上發表宣導「安樂死法案」的影片,他很遺憾台灣沒有安樂死,不然就不必花三百萬去客死他鄉。前幾天在影壇留下令人難忘影像的高達,並沒有任何病痛而是覺得活著太無聊,此生已够了,九十一歲的他,在瑞士決定自己死的日子,選擇安樂死方式,來告別人間。正如《七五計劃》片中所言何時出生自己無法選擇,但已邁入老年步履蹣跚,生活了無樂趣,生不如死,如果能以自己方式抉擇老去死亡,也未當不可行。如果因孤獨看到無盡寂寞的人生,倒不如歸去。若「七五計劃」成真,在高齡化社會的今日,老來實在蒼茫而淒清,七十五歲就無用了嗎?就有自由選擇生死的權利了嗎?《七五計劃》此項針對高齡化的社會政策,值得省思。我覺得若假設在九十五歲會更貼近現實。因為現今許多七十五歲的高齡者,還有旺盛的生命力,面對死亡並不容易。
然而人口老化現象與銀髮族安養照護,在高齡化的今日已成社會問題,《七五計劃》片中可說預告未來之姿,面對終老一事提出非常直接現實的生死對決。我想也許多年後的今天,有些國家會對高齡者臨終之抉擇,提出了某些合乎時宜或人性的法案,可以選擇由旁人協助安樂死方式,來維護生命尊嚴。
發行《七五計劃》的天馬行空電影公司提供下列資料:
有關導演
早川千繪
生於東京,畢業於紐約藝術大學,主修平面攝影。在學期間開始拍攝短片,她的短片作品《尼亞加拉》(NIAGARA) 入選2014年坎城影展基石單元,並榮獲海森崴國際影展費比西影評人大獎,以及日本PIA影展短片競賽首獎。2015年以長片企劃《慢慢走》獲得金馬創投百萬首獎。2018年短片作品《七五計劃》更成為國際名導是枝裕和監製的短片集《十年日本》當中的首篇。《十年日本》2018年在釜山國際影展首映,並於同年11月正式上映,獲得高度好評。如今《七五計劃》再進一步發展成長片作品,本片也是早川千繪的第一部劇情長片。
「現今這個社會一切以經濟利益為優先,對他人痛楚缺乏同理心。這部電影便是在對這樣社會不滿的驅動下誕生的。透過倍賞千惠子女士飾演的阿道在片中所呈現的各種身影,去肯定活著這件事。這會是我希望呈現出的電影樣貌。」~導演 早川千繪
有關演員
倍賞千惠子
1941年6月29日生於東京,是日本資深演員、歌手。1961年以《旅館花嫁可展開大銀幕生涯,擔綱演出多部電影作品。1980年憑藉《遠山的呼喚》、《寅次郎扶桑之花》榮登日本奧斯卡影后寶座。除了演員、歌手工作之外,同時也是一名配音員,2004年在《霍爾的移動城堡》中擔任女主角蘇菲的日文配音,並榮獲2005年東京動畫最佳配音員獎。2007年更在人氣日劇《華麗一族》中擔任旁白。現已年過80的她,仍持續活躍於大小銀幕、動畫中,近期作品有《貓咪知道但是貓咪不說》、《天氣之子》等作。
「不只是在拍攝現場,就連回到家後,這部電影都會讓我不自覺去思考許多事。我很慶幸自己有接演這部電影,希望各位在欣賞這部電影的同時,也能好好思考自己的生命、愛,以及生活等等。」~倍賞千惠子
磯村勇斗
1992年9月11日生於靜岡縣。從中學時期就立志要當演員,17歲加入沼津市當地的劇團,首次登上舞台表演。2015年參演《假面騎士GHOST》開始受到矚目,2017年在NHK晨間劇《雛鳥》裡飾演有村架純的新人廚師丈夫,並接連參與日劇《我是大哥大》與《昨日的美食》,各種角色都能駕馭自如的他,受到觀眾高度好評。2020年參演日本奧斯卡金獎導演藤井道人大銀幕作品《家族極道物語》,與綾野剛同台飆戲,演技獲得高度肯定,開始戲約不斷。近期大銀幕作品還有《xxxHOLiC次元魔女》、《異動辭令是音樂隊!》、《魚之子》等精彩作品,令人期待。
「無論是哪個世代,我認為在觀賞完這部電影之後,都會發現片中所提出的問題,將成為你重新審視自己、家人、生命,以及關於人生選項究竟為何的一個機會。希望各位不單只是從這部電影裡感受到恐懼,更能看到邁向未來的指引及一絲希望。」~磯村勇斗
推薦分數: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