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125950_5785470008131545_1856743998607969727_n (1).jpg

(圖片來源:天馬行空)

 

每個畫家才情各別差異,際遇也不相同,在西洋美術史上留名的印象派後期藝術家梵谷,生前窮困潦倒,死後畫作價值飆漲,在藝術拍賣市場屢創天價,令人有「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的慨嘆。
 
 
悲劇性人物梵谷在西洋美術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角色,被視為表現主義的先驅,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的西洋美術,尤其是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他採用點彩畫法,如燃燒般的筆觸用色強烈,如生命之火躍然畫布。他的畫作隱含著深刻的悲劇意識,他在繪畫形式上的獨特追求,充分表現了生命深層的孤寂感,從跳躍和扭動的畫面運筆用色上,可以窺見他內在靈魂的强烈激情。
 
 
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梵谷的作品,最近看了一部以梵谷為題材編劇的法國電影《梵谷到我家》(VAN GOGH IN LOVE),美術系出身的導演尚路克.阿亞奇(Jean-Luc Ayach)也是個梵谷迷,他有別於其他有關梵谷的電影,而是以喜劇方式突發奇想假設議題,傳遞史上留名的畫家梵谷穿越時空,在不同環境中有了其他遭遇也真的可以不朽嗎?喻意改變了歷史如果梵谷安逸生活獲得摯愛,真能創造出如此深刻動人的傳世作品嗎?他以誇大幽默劇情形式猶如向這位偉大的藝術家致敬,別有一番趣味。我在大學裡修過「西洋美術與評論」課程,從西洋美術史的研讀中,印象派梵谷與立體派畫家畢卡索各領風騷在藝術史中留下不朽盛名。然而兩人際遇卻如天壤之別。一生不得志的梵谷對繪畫著迷,以生命熱力展現在作品中,卻是終生困頓而自殺身亡。至於畢卡索在世即已名利雙收,悠遊情與藝之中,生活富裕,盡享榮華富貴他倆的藝術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流傳千古,藝術價值連城,尤其梵谷生前雖身無分文,然而死後拍賣畫價卻頻頻飆漲,屢創新高。兩人境遇如此迥然不同,梵谷真的是十足的悲劇性人物。
 
 
如此悲劇色彩的歷史人物在導演尚路克.阿亞奇以喜劇手法自編自導的電影《梵谷到我家》中,更凸顯了這位歷史傳奇畫家的濃烈的悲劇性,雖然全片有些戲謔,卻難以開懷。在導演編劇的妙筆下,透過了穿越時空劇情,懷才不遇、抑鬱而終的梵谷Van Gogh(史蒂夫德里森 Steve Driesen飾)走出了他的自畫像中,來到現今的二十一世紀的社會,他一路追尋他心目中佳人,即是傳說中梵谷愛慕之人,收到梵谷耳朶的性工作者瑞秋,竟然與現今社會的單親媽媽艾莉絲Elise(漢德・珂賈Hande Kodja飾)長得極為酷似。在此片中除了强調梵谷對瑞秋的癡迷愛戀,也提及了梵谷傳中軼事,包括與弟弟西奧的深厚手足之情,還有與好友高更的決裂、割耳等瘋狂行徑。
 
 
多年來向梵谷致敬的影片無計其數,他的書信集在1914年出版之後,有關他的故事不斷被改編成電影、小說,以各種形式流傳於世。例如2017年以動畫形式呈現的電影《梵谷: 星夜之謎》,2018年的劇情長片《梵谷 : 在永恆之門》,2019年推出的《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更是巡迴全球超過50個城市、累積超過600萬人次參觀。2020年初來台展出,造成轟動一時,引發一股梵谷旋風。年輕的土耳其男子加里普 艾(Garip Ay)為向梵谷致敬 ,古老的繪畫技藝在水上畫出源自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時期傳統藝術的水中畫,如魔幻似地將梵谷的「星月之夜」和「自畫像」,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梵谷的畫作給了許多人靈感,他是其中一個。最新法國電影《梵谷到我家》導演尚路克.阿亞奇(Jean-Luc Ayach)也是從梵谷的畫作中得到諸多的想像。在自編自導的這部劇情長片,用喜劇形式、天馬行空地讓自畫像中的梵谷走到廿一世紀街頭上,企圖顛覆歷史,尋找另一觀點。心靈煎熬受苦的藝術家在穿越時空的現實平凡生活中,可能會有偉大的作品出來嗎?同時在劇中大膽假設藝術家梵谷的嚮往平實生活的心靈世界,他遇上酷似他所愛慕瑞秋的艾莉絲,從歷史穿越進入當今時空的畫家與現代單親美女媽媽,會激盪出何種火花呢?
 
 
從梵谷畫作中汲取了靈感的《梵谷到我家》,敍述懷才不遇的窮畫家李奧Leo( 佛瑞德瑞克・迪分索Frederic Diefenthal 飾)與女友艾莉絲(漢德柯賈 飾)同居一室,他因生活困頓又創作碰上瓶頸,感到前途茫茫,而提出了分手。之後他幫一家廣告公司繪製一張惡搞梵谷的醫藥廣告畫:「服用抗憂鬱症的藥,我就不會割下左耳了。」的作品,意外受到知名藝術經紀人莫琳Maureen(吉妮華生Ginnie Watson 飾)賞識,在她的行銷策略下,他的作品在國際市場上拍賣獲得高價。一夕之間李奧爆紅,初嚐成名的滋味,一下子名利雙收,晉升上流。在幕後推手的幫忙下,藝術家與經紀人有了瞹眛情愫。不久之後李奥與經紀人莫琳前往紐約發展,同時共築愛巢。離開巴黎在異國生活的他,十年之後,返回法國舉行個展,偶然在街頭運畫卡車上發現了一幅模仿梵谷的自畫像。喜歡梵谷作品的李奧以低價買下了這幅彷冒品,同時意外發現畫中的梵谷在夜裡穿越畫布,走在街頭,他訝異地捕獲到野生梵谷。原來梵谷穿越時空只為追尋夢中情人「瑞秋」。詭異的是當梵谷來敲門,他以為的「瑞秋」,竟然是李奧前任同居女友艾莉絲。走出畫布中的梵谷要求艾莉絲讓他住入屋中,幫忙她照顧一對双胞胎女兒,他甚至穿起了圍裙,拿起了鍋鏟當起家庭煮夫,樂於為家庭生活付出一切。他寧可為家人打理三餐,擁有溫暖幸福生活所帶來的歡喜,遠超過作品受人青睞的成就感。於是再續前緣的李奥、艾莉絲和穿越時空的梵谷等人,產生了一段荒誕的錯綜復雜的多角男女關係來,片中以幽默方式處理著穿越時空的畫家孤寂心靈,是多麼渴望著一個溫暖的家庭生活。
 
 
名留青史的梵谷,生前顛沛流離,窮苦潦倒,但仍在他多彩繽紛,狂亂筆觸的「星夜」、「向日葵」、「有烏鴉的麥田」...等知名作品中表現了他對生命的熱情。以向日葵的作品而言,除展露了他孤獨的靈魂,更如熊熊烈火燃燒著生命般,帶給人無盡的感動。從西洋美術史中得知梵谷的作品情感奔放大膽探索心靈深處,自由地抒發內在感情,以有力的線條與豐富的色彩,追求畫面的律動觸感,濃郁亮麗的對比色感,釋放出飽滿的情嚮往,從他的麥田、星空、柏樹等作品中不斷躍動的筆觸中,似乎窺見了他如火焰般熱切燃燒著生命,雖然孤獨困頓仍以彩筆顫動著有情世界,如此的激情有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的悲情淒美,令人動容。
 
 
結合藝術與穿越劇的繽紛狂想曲的電影《梵谷到我家》為藝術相關科系出身的導演尚路克.阿亞奇自編自導之作,尚路克表示:「我試圖透過梵谷的相關文獻,盡可能地還原他的個性。整部電影圍繞著一個相當直接的問題:『身為一名藝術家,是否能夠在全神貫注投入創作的同時,也成功兼顧自己的家庭和人生呢?假如梵谷的愛情生活圓滿,還會在 29 歲的年紀,畫出如此強烈的畫作嗎?』」這是導演在此荒誕喜劇片中所要傳達的訊息。
 
 
其實觀影之後,的確令人陷入思考,梵谷與畢卡索如此巨大差異的人生際遇,同樣帶來豐富的藝術資產,每個人的命運大不同,生前默然無聞且窮困孤獨的梵谷,死後藝術聲望如雷貫耳,正是「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的最佳寫照。我想如果梵谷沒有生活困頓,不管在經濟與感情處處碰壁,多所波折,歷經了生命種種苦難的話,或許可能不會在西洋美術史上留下如此傲人成就。假若他走入婚姻,生活無慮,有幸福美滿家庭,養兒育女,甚至料理三餐,熱衷當一個家庭煮夫的話,在安於現實生活之中,或許就誕生不了如此撼動人心的靈魂之作,也可能不會傳世而不朽了。因為艱困與挫折,繪畫成苦悶的象徵,不得不的出口,他誠實面對人生,將所有熱情宣洩在畫布上,由他作品的筆觸,即看見他的生命投入,是多麼地瘋狂。
 
 
也許就是梵谷生前一文不值,卻在死後聲名大噪的悲劇性色彩,所創作的燃燒著生命熱情的繪畫,更加吸引觀眾的熱切迴響。以喜劇形式且充滿奇幻色調的《梵谷到我家》,有別於其他有關梵谷的電影,而具有意想不到的話題性。該片由天馬行空電影公司發行,所提供的電影資料如下:     
 
 
關於導演
 
尚路克.阿亞奇(Jean-Luc Ayach)
22 歲以超 8 厘米攝影機拍攝首部短片,就此展開導演之路。在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取得當代藝術學位,並在全國美術競試中取得第一名佳績。之後便在法國國立教育單位擔任藝術教授。七年後,轉往紐約大學電影研究所攻讀影視專業,當時他的同學有吉姆賈木許、李安、史派克李。畢業後尚路克回到法國,先後擔任過埃德沃德莫利納羅、奧利維耶阿薩亞斯等名導的助理導演,同時,他也發現在動畫的創作上可以滿足他對電影的愛好,以及利用繪畫專長,轉而投身動畫編導,推出動畫系列作品《Diabolik》。《梵谷到我家》則是尚路克首部自編自導的劇情長片作品,同樣以他所熟悉的藝術領域為創作題材,用全新觀點拍攝的《梵谷到我家》則是尚路克首部自編自導的劇情長片作品。
 
 
 
有關演員
 
佛瑞德瑞克・迪分索(Frédéric Diefenthal)
1968年7月26日生於法國聖芒代,是一名猶太人。在成為演員之前,在旅館業、餐飲業、造型時裝業當過學徒。1990年開始往戲劇之路發展,陸續在法國電視劇中演出主要角色,漸漸嶄露頭角。1998年與名導盧貝松合作,演出《終極殺陣》,該系列作品也成為他的代表作。此次在電影《梵谷到我家》中,飾演一名抑鬱不得志的藝術家,某日一夕爆紅,成為當代藝術圈炙手可熱的紅人李奧。飛黃騰達的他,某晚竟遇到一名自稱文森梵谷本尊的男人…。
 
 
漢德・珂賈(Hande Kodja)
1984年2月6日生於比利時,是演員也是作家。曾於滑鐵盧大學主修音樂和表演,並在取得學士學位後來到巴黎定居,展開演員生涯。2010年起接連以電影《Marieke Marieke》、《The Unlikely Girl》、《蘿森》等片在法國累積起知名度。此次在新作《梵谷到我家》中,飾演李奧的前女友艾莉絲。分手後努力工作、認真生活的她,某天突然被一名高瘦男子搭訕,他有意無意間,會情不自禁喚她「瑞秋」,那名曾經讓梵谷為之瘋狂、割下耳朵的女子…
 
 
 
關於梵谷
 
(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
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也是表現主義的先驅,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的藝術發展。在2004年票選最偉大的荷蘭人當中排名第十,僅次於第九偉大的17世紀畫家林布蘭。梵谷於1868年中斷學業,隔年便於藝術品貿易公司見習,後轉而成為傳教士,向貧困的礦工傳道,直到27歲才正式展開畫家生涯。然而,始終不得志的他,在人生最後的十年創作了超過兩千幅畫作,這其中包含了他最為人知的作品如《向日葵》、《割掉耳朵後的自畫像》、《星夜》等作。然而,這些作品在梵谷生前始終乏人問津,深陷精神疾病與貧困所苦的他,最終選擇自殺,結束短暫37年的人生。梵谷逝世後,他的作品開始得到世人的關注,並陸續在世界各大重要藝術博覽會中展出,躋身全球最重要藝術家之列。
 
 
推薦分數:7.7
 
 
arrow
arrow

    林朵兒的觀影隨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